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將達到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規模創歷史新高,促進就業任務更加繁重。為此,一方面,社會各方不斷出臺各種優化措施,為畢業生順利就業保駕護航。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社會性課題,也是每一位畢業生的個性化選題,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正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一代青年學子的人生之路。
為此,記者選取了我省三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對其在畢業生就業工作方面的探索及近年來學校學生就業軌跡進行了采訪調查,期望校方的做法和畢業學子的故事能夠為大家帶來些許啟示。
到基層去,雖然可能會吃苦,但成長非???br/>
“再次選擇人生方向,我還是堅定地選擇到邊疆,成為新時代的浪花,奔向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睆垊γ羰巧轿鞔髮W2017屆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專業畢業生?,F工作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新和鎮人民政府。
在一次援疆宣講會上,宣傳片中神采奕奕的援疆志愿者面貌深深吸引著張劍敏,“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他內心深處的聲音,他二話不說填了申請。那里是距離山西3000多公里的阿克蘇地區新和縣新和鎮,干燥悶熱的氣流與耳畔陌生的維吾爾語是張劍敏踏足新疆時的第一印象,工作起步階段的每一天,努力學習維語就成為張劍敏下班后的重要功課。幫扶脫貧、為孩子們辦“紅領巾小課堂”、為老年人辦“幸福養老院”、統籌開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護工作……今天,他已經成為“基層就業卓越獎”獲得者。如今,張劍敏常跟師弟師妹們說:“到基層去,是一個好選擇。雖然可能會吃苦,但成長非???,這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財富?!?br/> “普姆亞不哆?!焙斡窠苄χ陀浾邚褪龅?,這是藏語“姑娘真好”的意思。2019年7月,這個畢業于山西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姑娘響應國家政策奔赴西藏自治區基層工作,現為西藏自治區波密縣古鄉的一名科員。
“坐在辦公室是沒有用的,得走起來!”2020年1月,何玉杰迎來了她援藏的第一份駐村工作。當時正值脫貧攻堅驗收階段,何玉杰每天都會按時到五保戶家中,為他們做一些衛生大掃除,用藏語陪他們聊聊天。在何玉杰看來,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融入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一顆真心去服務群眾。一年后,結束駐村工作的何玉杰再返回村里時,村民們紛紛把家里好吃的拿給她,握著她的手說著貼心的話。這種溫情的流動讓她對這里有了更深的感情?!盎鶎拥恼衽d需要人才支撐。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扎根西部、建設西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焙斡窠苷f道。
山西大學2023屆畢業生預計9404人,其中本科畢業生5959人、碩士畢業生3100人、博士畢業生345人。
該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鄧超介紹說,搶抓春季開學后促就業關鍵期,學校開學首周就全面啟動線下校園招聘活動,確保日日有宣講、周周有組團、月月有雙選。在深入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的同時,山西大學全校開展以“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為核心的就業育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就業形勢,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通過多形式、多載體、多渠道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升就業擇業能力。引導并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任子劍是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2023屆畢業生,談及自己的就業選擇,他表示:“前段時間我看了中央一臺《山水間的家》,節目通過展現24個新時代美麗鄉村,呈現了不同鄉村實現振興的多元路徑和特殊發展經驗。我在感嘆的同時,腦海中不禁浮現起家鄉的影子。因此我堅定地報考忻州選調生,希望把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帶去家鄉,讓青春在基層一線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br/>
扎根泥土,經歷風雨,讓青春本色揮灑在各行各業
“科技興農,事業報國,奉獻社會,成就自我,這是我創業的初心,也是我們企業的宗旨?!鄙轿鬓r業大學2019屆畢業生成禎祚毅然選擇了創業之路。他告訴記者,這其實是大學期間創新創業的課程燃起了自己心中的激情。
回顧創業歷程,成禎祚清楚記得走過的每一段彎路,但更令他記憶猶新的是2020年5月,他拿下一個經銷商5萬元的訂單,拿到錢的那一刻,他真的想哭,當晚就和合伙人痛飲了一場。今天,成禎祚獲得了社會給與的很多榮譽獎項,但他卻選擇了重返校園,繼續深造,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MBA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對于即將走出校門的新一屆高校畢業生,成禎祚坦言:“能力的提升與知識的儲備才是破解就業困局的不二法門。當下的畢業生應及時關注國家政策,走出學校多與社會接觸,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要將社會需求與自身專業對接,讓青春本色揮灑在各行各業?!?br/> 山西農業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弓俊紅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努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聯企育人”,產教融合,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實行企業導師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未來就業創業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是在創新創業實踐中,以大學生自主創業帶動畢業生就業,通過校企聯合共建,建成山西省最大現代農業省級雙創教育實訓示范基地、山西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園,推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入駐園區孵化成長、落地見效,以創業帶動一批畢業生就業。
“你家的水溝還堵著沒?”“孩子上學的‘雨露計劃’助學金申請了沒?”一句句真切的問候拉近了他與群眾的距離?!皬澫卵?,沉下心,真心的碰撞必然會產生溫暖的火花?!边@是郭恒在基層上到的第一堂課,也是他從“學生”到“工作者”身份的轉變。
2021年,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郭恒考取了山西省長治市選調生,來到潞城區申莊村開展駐村工作。親身實踐后,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很多東西是在學校的時候無法想象的,書本里的知識到了田地里突然不夠用了。面對突然“失靈”的知識,郭恒并未氣餒,腳扎泥土小路,身睡農家土炕,廣袤田野里總有他虛心向農村“土專家”、基層群眾“取經”的身影?;鶎邮亲詈玫恼n堂,實踐是最好的教材,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從“工作者”回歸到“學生”的身份是他在基層上到的第二堂課。提到對即將畢業學子的寄語時,郭恒說:“到基層去,到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去,把雙腳扎在泥土里,在實踐中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干?!?br/>
產教融合,注重實踐,在貼近中實現“零距離”就業
“學院‘訪企、入行、進園’的教學模式,確實為我們畢業生就業帶來了紅利?!?br/> 談及自己的就業經歷,山西工程職業學院2022屆畢業生孟鵬磊深有感觸:“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們學院學生就業的主渠道,我當時就選定了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因為所學專業與崗位工作的契合度較高,所以在實習過程中我很想在學會的基礎上學優。實際上,從學生身份到職員身份轉變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一部分是與專業掛鉤,還有一部分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從動手實踐中進行提升。目前,企業在招聘時,某些崗位會直接在面試時設置動手實踐環節,可見企業更愿意選擇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入職?!?br/> 該學院2022屆畢業生吳博雄目前就職于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二時,他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該公司,實習期間參加了不同級別的比賽,并獲得國家、省、市級的職工職業大賽獎項,最后以優秀實習生的身份留了下來。
談及自己的就業感悟,吳博雄說:“由于學院與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推進校企專業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不僅有利于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而且使得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更加廣泛。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帶來的是‘入學即入職’的效果。就業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學院在入學之初就進行了就業指導,后續的校企合作又正好搭建起了平臺,提供了項目合作、競賽等實踐機會,在鍛煉實踐能力的同時還拿到了自己就業的‘通關門卡’?!?br/> 近年來,山西工程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一直態勢良好,對此,該學院產教融合中心主任李文新頗有心得,他說:融合就是出路,貼近就是力量。由于深入對接企業用工需求,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著重對接山西十大產業集群,主動對接“鏈主”“鏈核”企業。自2019年起,學院和包括太重集團、新鋼聯、山西吉利在內的10余家重點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2023年4月,學院同定襄縣人民政府、定襄縣河邊職業中學、晉中市職業中專學校簽訂了共建山西定襄法蘭產業學院的合作協議。近三年來,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平均留晉率達75.49%,留并率達49.95%,近一半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本地就業,為服務山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目前,學院持續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單獨招生與省內8家知名企業共同成立企業訂單班,學生入學即入職,真正實現畢業生“零距離”就業。